編織服飾尺寸的計算
1.底邊起針=(1/2胸圍-1厘米)×橫密+縫耗(針)2.身長行數(shù)=(身長-底邊羅紋)×直密3.正身長行數(shù)=(身長-底邊羅紋-掛肩)×直密4.肩寬針數(shù)=肩寬×橫密縫耗(針)5.掛肩總行數(shù)=掛肩長×直密6.掛肩收針針數(shù)=(1\2胸圍針數(shù)-肩寬針數(shù))÷27.掛肩收針方法:平收3針~6針后,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,在7厘米~9厘米的高度內(nèi),將應(yīng)收針數(shù)收完。
2.后領(lǐng)口針數(shù)=后領(lǐng)口寬×橫密+縫耗(針)9.單肩針數(shù)=(肩寬針數(shù)-后領(lǐng)口寬針數(shù))÷210.肩坡每行收針針數(shù)=單肩針數(shù)÷肩高行數(shù)上衣前片1.底邊起針=(1/2胸圍+1厘米)×橫密+縫耗(針)2.身長行數(shù),與后片“2”相同。
3.正身長行數(shù),與后片“3”相同。
4.肩寬針數(shù),與后片“4”相同。
5.掛肩總行數(shù),與后片“5”相同。
6.掛肩收針針數(shù),與后片“6”相同。
7.掛肩收針方法:可比照后片,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,收針要比后片多收次。
可在平收時,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(shù)。
袖片編織袖片時,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:袖橫密=原密度×125%袖直密=愿密度×95%1.袖口起針=袖寬×2×袖橫密+縫耗(針)2.袖長行數(shù)=(袖長-袖口羅紋長)×袖直密+縫耗(針)3.袖根針數(shù)=袖根寬×2×袖橫密+縫耗(針)4.袖身每邊應(yīng)加針數(shù)=(袖根針數(shù)-袖口針數(shù))÷25.袖身行數(shù)=袖長行數(shù)-袖山行數(shù)6.袖山行數(shù)=袖長高×袖直密×+縫耗(針)7.袖山單側(cè)收針針數(shù)=(袖根針數(shù)-袖山寬針數(shù))÷2領(lǐng)片1.領(lǐng)片針數(shù)=(領(lǐng)深×2+后領(lǐng)寬+2厘米)×羅紋橫密2.領(lǐng)片行數(shù)=領(lǐng)高×羅紋直密其它在做編織工藝時,有些規(guī)律性的尺寸關(guān)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:
1.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~3.5厘米,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.5厘米~2厘米。
2.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~24厘米,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~21厘米。
3.編織袖片時,若加針,宜先快后慢,若減針,則先慢后快。
4.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~14厘米。
5.袖山收針行數(shù)接近于前、后片掛肩的收針行數(shù)。
6.為編織操作簡便,一般后領(lǐng)口可不予考慮。
7.后領(lǐng)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/3。
下裝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毛褲的編織成型較快捷、簡便,一般分為左右褲片兩部分,另加一褲襠方塊編織。
編織時,如果從褲腰處開始編織,褲腰的折雙邊就比較省力,但褲腿減針時有些費事;反之,從褲腿處開始編織,褲腰折雙邊有些費事,可褲腿的簡易加針和褲腰后翹的編織就容易些。
這就需根據(jù)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。
下面介紹毛褲的三種編織法:兩片編織法
1.腰口起針針數(shù)=腰圍÷2×橫密
2.褲長行數(shù)=(褲長-腰羅紋-褲口羅紋)×直密
3.腰后翹。
后翹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,約為4~5個回程(8~10行)。
編織時,將腰寬針數(shù)取中,分為前、后腰,再將后腰的針數(shù)除以回程數(shù)(即4~5個回程),用回形加針編織法即可織成腰后翹。
如果是從褲腳口起針,應(yīng)采用回形減針法編織。
4.臀寬針數(shù)=臀圍÷2×橫密
5.上襠應(yīng)加針數(shù)=臀寬針數(shù)-腰寬針數(shù)
6.上襠長行數(shù)=(直襠一腰羅紋)×直密
7.上襠加針間隔行數(shù):前側(cè)=上襠長行數(shù)÷(上襠應(yīng)加針數(shù)的1/4)后側(cè)=上襠長行數(shù)÷(上襠應(yīng)加針數(shù)的3/4)
8.橫襠針數(shù)=臀寬針數(shù)+(前襠寬+后襠寬)×橫密或:橫襠針數(shù)=橫襠寬×橫密
9.褲腿行數(shù)=(褲長-直襠-褲口羅紋)×直密
10.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=橫襠針數(shù)-褲口針數(shù)
11.褲腿減針間隔行數(shù)=(褲腿行數(shù)×2-后襠減針行數(shù))÷(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-后襠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)
12.后襠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=后襠寬×橫密
13.后襠減針行數(shù)=后襠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×2如果從褲腳開始編織,第“10”“11”“12”、“13”、項中的“減針”須改為“加針”,第“5”、“7”項中的“加針”須改為“減針”。
三片編織法(加方法)
1.腰口起針針數(shù),與兩片編織法“1”相同。
2.褲長行數(shù),與兩片編織法“2”相同。
3.腰后翹,與兩片編織法“3”相同。
4.臀寬針數(shù),與兩片編織法“4”相同。
5.上襠應(yīng)加針數(shù),與兩片編織法“5”相同。
6.上襠長行數(shù),與兩片編織法“6”相同。
7.上襠加針間隔行數(shù)=(上襠長行數(shù)÷上襠應(yīng)加針數(shù))÷28.褲腿行數(shù)=(褲長-直襠-褲口羅紋)×直密9.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(單側(cè))=臀寬針數(shù)-褲口針數(shù)10.褲腿減針間隔行數(shù)=褲腿行數(shù)÷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11.方塊針數(shù)=方塊寬×橫密12.方塊行數(shù)=方塊長×直密四片編織法四片編織法與其他編織法不同的是:褲腿減針時,每一片褲腿的外側(cè)也要參與減針。
平針編織褲前片1.腰口起針針數(shù)=(腰圍÷4-1)×橫密2.褲長行數(shù)=(褲長-腰羅紋-褲口羅紋)×直密3.臀寬針數(shù)=(臀圍÷4-1)×橫密4.上襠長行數(shù)=(直襠-腰羅紋)×直密5.前橫襠針數(shù)=前襠寬×橫密+臀寬針數(shù)+(本褲片第3項)6.褲腿行數(shù)=(褲長-直襠-褲口羅紋)×直密7.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=前橫襠針數(shù)-前褲口針數(shù)8.褲腿減針間隔行數(shù)=褲腿行數(shù)÷(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÷2)9.前褲口針數(shù)=(褲口寬÷2-1)×橫密平針編織褲后片。
1.腰口起針針數(shù)=(腰圍÷4+1)×橫密
2.褲長行數(shù),與褲前片“2”相同。
3.腰后翹,與兩片編織法“3”相同。
4.臀寬針數(shù)=(臀圍÷4+1)×橫密5.上襠長行數(shù),與褲前片“4”相同。
6.后橫襠針數(shù)=后襠寬×橫密+臀寬針數(shù)(本褲片第4項)
7.褲腿行數(shù),與褲前片“6”相同。
8.后襠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=后襠寬×橫密9.后襠減針行數(shù)=后橫襠針數(shù)-后襠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-褲口針數(shù)10.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=后橫襠針數(shù)-后襠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-褲口針數(shù)11.褲口針數(shù)=(褲口寬÷2+1)×橫密羅紋編織褲前片在整件毛褲全部為羅紋組織編織的情況下,成品易下垂,因此做小樣的密度計算時,要適當增加橫密的針數(shù),減少直密的行數(shù)。
另外,腰羅紋和褲口羅紋要比其他部位小一個密度值。
1.腰口起針針數(shù)=(腰圍÷4-1)×橫密2.褲長行數(shù)=褲長×直密(不包括腰部的內(nèi)折邊)3.臀寬針數(shù)=(臀圍÷4-1)×橫密4.直襠行數(shù)=直襠×直密5.前橫襠針數(shù)=前襠寬×橫密+臀寬針數(shù)(本褲片第3項)6.褲腿行數(shù)=褲長行數(shù)-直襠行數(shù)7.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=前橫襠針數(shù)-前褲口針數(shù)8.褲腿減針間隔行數(shù)=褲腿行數(shù)÷(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÷2)9.前褲口針數(shù)=(褲口寬÷2-1)×橫密羅紋編織褲后片
1.腰口起針針數(shù)=(腰圍÷4+1)×橫密
2.褲長行數(shù),與褲前片“2”相同。
3.腰后翹,與兩片編織法“3”相同。
4.臀寬針數(shù)=(臀圍÷4+1)×橫密
5.直襠行數(shù)=直襠×直密
6.后橫襠針數(shù)=后襠寬×橫密+臀寬針數(shù)(本褲片第4項)
7.褲腿行數(shù),與褲前片“6”相同。
8.后襠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=后襠寬×橫密9.后襠減針行數(shù)=后襠針數(shù)×210.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=后橫襠針數(shù)-后襠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-褲口針數(shù)11.褲腿減針間隔行數(shù)=(褲腿行數(shù)×2-后襠減針行數(shù))÷褲腿應(yīng)減針數(shù)男褲門襟:1.門襟針數(shù)=門襟寬×橫密2.門襟行數(shù)=門襟長×直密*門襟的編織一般是在右褲片上完成,當編織到右褲片門襟上邊(或下邊)位置時,要把門襟寬所需針數(shù)一次加齊,并隨褲片編織,當織夠門襟長所需行數(shù)后,再將門襟針數(shù)一次減完。
在編織左褲片時,如果怕褲門襟的平針編織卷曲,可以在編織到門襟位置時,改成羅紋組織,針數(shù)與右褲片相同。
文章TAG:編織服飾尺寸的計算
- 上一篇:識別童裝上的各種標識
- 下一篇:服裝基本尺碼字典
- 2010-10-28編織服飾尺寸的計算